通常我們會選擇外匯車,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相較於代理商可以提供更優惠的價錢。
電動車在台灣市場較為小眾,但也有不少的擁戴者,究竟外匯車能不能進口電動車呢?
答案是:可以,但價格跟售後不一定划得來。
進口電動車
以往電動車只能透過代理商購買,但近年隨著電動車的興起,平行進口商也開始引入電動車車款,提供大眾更多選擇。
但其實價格相較於代理商並不會比較美觀,原因主要是電車大多都金額較高,奢侈稅是絕對跑不掉。
國外車價+關稅=進口車價
奢侈稅就是在加上關稅後的進口車價超過300萬時,再多抽進口車價的10%作為稅金,也就是我們的實際花費=進口車價*1.1。當完稅後的車價越高,額外多課的稅額也就越高。
進場檢驗的部分,電動車的檢驗費用遠高於一般進口車。其中有一項「電量測試」,檢測費高達25萬上下,全車檢驗完成的話大約金額落在60萬左右,非常驚人之高。
這些費用加總起來,幾乎就和代理商的價格相去不遠,而且原廠購車還有提供保固。
所以,我們知道了進口外匯車在花費上並沒有比較低。
那保障部分呢?
電車之於油車,畢竟發展時間較晚,技術成熟程度一定有差,這時保固就是很重要的一環。
選擇外匯電動車購買,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零件之一就是電池,之前就曾經有發生過有人從外匯車商購買了一台特斯拉,發生大電池故障,求助於台灣特斯拉公司,但他們卻表示:「由於是水貨,故無法提供保固。」新聞連結
代表車主只能自行送回美國原廠送修,但光是運費就要15~20萬,更換電池的費用更高達60~70萬,實在是令人吃不消。
而在其他方面,原廠也都是沒有保固的,雖然有些車商有提供一年或一定里程內的保固,但保障項目不多、且受通常會車商地區限制(例如車商在台北,中南部的買家就沒有任何保障),這時就需要額外購買保固險才有保障。
但也不是所有車種型號都能夠保保固險,詳細還是要依據各家保險公司的規範。此外,保固險還有以下限制:
1、須綁最低丙式車體險+竊盜
2、保障出廠日期大約在五年左右
3、總里程通常不能超過十萬公里
4、必須要有每一次的保養紀錄(不限保養廠)
5、大多數一年里程不得超過兩萬公里(有些公司無此限制)
6、單次出險限額大約15萬,一年限額30萬
7、車體全險外需每年繳交10000元以上的保費
8、不能斷保
9、只有和產險公司簽約的貿易商能夠幫忙投保,無法自行上網投保或找其他產險公司
但好處就是保障項目多,且通常能配合出險的保養廠都是較有商譽的,才能與產險公司配合。
再來就是日常保養也不用受限於原廠,畢竟原廠花費也是不低,可以找自己認識的保養廠,有需要出險再到配合的保養廠就行。
講了那麼多,購買外匯電動車似乎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。
但當我們有需求,或是在原廠找不到自己喜歡的車款時,這也成就了另一個我們能入手夢想車輛的管道。
其實,在購買外匯車之前,功課必須要做足,包含進口商的商譽、購買車輛的外匯車檢驗報告、車商能提供的保障等,都是必須要事前了解清楚的事。
也唯有如此,才能夠安心買車,開心上路。
延伸閱讀:外匯車是什麼?優缺點有哪些?